“存折”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存在。熟悉的是,在很多年前,我们去银行存钱基本都是要用到存折的。不过,随着现在银行卡的普及,使用存折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在2021年6月2日发布的数据,在今年3月末,我国银行卡在用的发卡数量已经达到了90.3亿张,是我国人口数量的6倍多。由此可见,银行卡在我国可谓是相当普及的,平均每人都有好几张银行卡。

当然,银行卡能够普及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毕竟银行卡小巧方便,既能够支持ATM机取钱,也支持大家绑定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实现移动消费。而相比之下,存折这个“小本本”则是厚重了一些,不仅不方便携带,而且也不支持绑定互联网平台。
可以说,现在如果还有人在使用存折的话,那实在是太“落伍”了,可能只有一些老年人还在坚持使用。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存折现在的地位虽然下降了不少,不太招人们待见,但现在却有不少年轻人“扎堆”去银行办理存折,让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

年轻人“扎堆”办存折,这是“新潮流”?
对于年轻人办存折的事情,的确有些怪异。毕竟年轻人们都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对于过去的旧东西,显然是不会有什么兴趣的。而存折作为比较“落后”的东西,自然是很难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关于这件事情,有一些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存折的“独特”。毕竟现在用银行卡的人居多,而用存折的人则越来越少。所以,年轻人们为了追求“特别”,标榜自己与寻常人不同,才会特意去办理存折。
不过,某银行的职员却说出了真相。她表示其实大家都想错了,很多年轻人之所以会去办存折,是为了“控制消费”而已。

大家都知道,如今人们的消费观念有很大的不同,过去大家都习惯“节俭消费”,把多余的钱存放到银行当中,以备不时之需。但现在很多年轻人却刚好相反,他们不仅存不下钱,甚至还经常“超前消费”,导致自己负债累累。
经济日报在2021年4月18日发布文章表示,现在“借钱消费”已经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消费习惯。而且,其在文章中指出,根据相关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我国使用信贷产品的年轻人占比达到了惊人的86.6%。

由此可见,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在使用信贷产品,消费观念有着颇为严重的扭曲。当然,很多年轻人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由于自己的控制力不足,消费观念很难再回归正轨。
因此,部分年轻人便想出了这个“办理存折”的法子,希望能够限制自己再超前消费。不得不说,这个法子还是比较可行的。毕竟大家把钱存到存折后,人们想要花钱就必须到银行的线下网点支取才行,否则是花不了钱的。

虽然去银行取钱并不算特别麻烦,但由于很多年轻人比较“懒”,导致自己并不愿意去取。所以,这就能够有效限制自己的消费欲望,逐步更正自己的消费观念。可以说,这种方法类似于“以毒攻毒”,利用自己的“懒”跟“超前消费”作斗争。
国家“出手”,帮助年轻人更正消费观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很多年轻人“超前消费”的现象,国家也是非常关注。对此,在今年3月份,我国教育部、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发布了相关《通知》,表示为了防止大学生群体超前消费、过度借贷等,规定小额贷款公司既不得对大学生进行营销,更不能向大学生发放消费贷款。同时,相关部门也会加强对贷款公司的监管,防止出现违规行为。
此外,为了进一步促进年轻人能够理性消费。在2021年8月27日,银保监会在相关吹风会上,对青少年、在校学生等年轻消费者,进行了合理借贷、理性消费等金融知识的普及,让很多人都有了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意识。

总的来说,现在一些年轻人“超前消费”的问题确实是比较严重的,以至于很多人不得不选择“办存折”的方式,来限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当然,相信这个方法应该会达到不错的效果。
而且,必须要说的是,目前国家也在努力促进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改变大家“非理性消费”的毛病。相信在未来,广大的年轻人们都能够逐渐回归理性消费,过上正常的幸福生活。对此,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汇达财经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daty.cn/caijing/10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