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沉没成本(沉没成本的意思)

经济学是一门非常高深而且实用的学科,对职场发展和人生都非常重要,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你理解世界。

但如果要解释什么是经济学,恐怕我写一辈子的文章也写不完,用专业的术语去解释,恐怕很多人也不感兴趣。所以在这门课当中,我不会去用任何专业术语解释经济学当中的相关知识,我会用尽量朴实和简单易懂的话语去“戏说”他们。

今天要讲的,叫做沉没成本及其应用

什么叫沉没成本(沉没成本的意思)

什么叫做“沉没成本”

假设你是宜昌的某个小公司的小员工,月薪可能就4000元,扣掉房租水电等等,也许就剩下了2500元不到可供你花销。

有一天,公司派你出去办事但是没有给你派车,这件事情不紧急,但是需要去比较远的地方(比如宜昌市区到枝江),一共有两趟公交可以抵达(不要跟我说打的,打工仔打什么的?)。

什么叫沉没成本(沉没成本的意思)

一趟是77路,路线上面比较绕,需要2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但是车比较多;一趟是88路,路线上不怎么绕,只要一个小时,但是车很少。

好了,现在你开始等车了,为了节省那一个小时,你选择搭88路。

OK,十分钟过去了,77路已经来了一趟,但是88路还是没有来,你继续等;

OK,30分钟过去了,77路已经来了三趟,但是88路仍然没有来,你还等77路吗?

OK,一个小时过去了,77路已经来了五趟,但是88路仍然没有来,你还等77路吗?

OK,一个半小时过去了,77路已经来了七趟,但是88路仍然没有来,你还等77路吗?

在这一系列的等待当中,很多人会想:我已经等了这么久的88路了,干脆再等等吧,说不准就来了,这时候搭77路,又要在路上颠簸那么久。

等的越久,越舍不得就此放弃等待88路。

到最后,77路还是没有来,你不得不搭上了88路去目的,结果你从出门开始一共花了差不多4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你的内心非常折磨:要是当时我选择77路就好了,结果现在耽误这么久,我这真是亏了啊!

等待88路的过程所耗费掉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就是这件事情上的“沉没成本”。

人类不是一直理性的动物,在决策时往往会被过去的事情所影响,经济学上把这种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来的投入,就叫做“沉没成本”(sunk cost)

“来都来了”、“这么久了”、“这么多了”

沉没成本对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你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其中深入人心的话就是:“来都来了”、“这么久了”、“这么多了”

什么叫沉没成本(沉没成本的意思)

为了这句“来都来了”,你会选择花钱进去游玩明显看起来就不好玩的景点,因为你是驱车几十公里来的;

你会强迫自己进一个生意冷清的饭店吃饭,而且发现不好吃以后还继续吃下去,因为你在网上花了几个小时搜索这家饭店的信息,而且你还买了单;

你会在看一部不好看的电影时还选择继续看下去,因为你花了60元钱买了票,还买了一大堆爆米花和可乐。

你会舍不得和男朋友分手或者分手后人家来找你复合你就很快答应了,因为你已经和他谈了好多年,这个时候放弃感觉“很亏”;

你会选择继续给一家明显已经没救了的企业继续投资,因为你前期已经投入了那么多钱,你安慰自己万一再坚持一下就能看到效果呢?例如小黄车里已经取不出来的押金。

你会在一份做了很多年但是实际上你感觉不到任何成就感和乐趣还有高收入的工作上继续挣扎,因为你已经做了很多年,熟悉了这里的人和事。

这就是沉没成本,很容易让你陷入到过去的投入当中而舍不得及时抛弃从而追寻更加美好的未来,从而影响你的决策。

敢于“及时放弃”和制造“不愿放弃”

你是无法判断那趟88路是否马上就会到来(除非你有相关软件),但是你可以判断,我现在是继续等88路还是直接搭77路。

经济学告诉我们,做决策时要尽量理性,不要被过去的投入所影响,在这个时间点上做决策时,只考虑未来和现在会怎么样,过去的一切就当他不存在。

我们怎么应用沉没成本呢?从2个方面出发。

1、要敢于“及时放弃”

半途而废在生活当中是个贬义词,但是实际在经济学意义上不一定。

面对已经明显不好玩的景点,就不要花钱进去了,因为你花钱进去玩,也许得到的快乐和划掉时间比那点门票费和油费更值钱;

面对感觉和自己三观不合生活一辈子很困难的男朋友,也不要委屈自己,你只需要判断自己以后能不能继续和他生活,过去的投入并不会回来。

对于职场工作而言,当你发现一份工作已经不能给你带来更好的待遇、更多的快乐和成就感时,你只需要判断自己未来想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这份工作到底能不能提供给你、有没有更好的机会?如果不能,及时放弃,不要因为“我已经熟悉了、我已经搞了这么多年了”而委屈自己继续干下去。

面对一份已经明显失败的投资,果断放弃止损,不要因为“我已经投入了这么多”而继续砸更多的钱、时间和精力。例如小黄车里已经取不出来的押金,继续去纠结纠缠也大概率得不到结果,就不要继续耗费精力。

作为管理者,自己曾经的决策已经不能给现在和未来带来更大的价值,及时放弃,不要顾及所谓的“面子”,为了面子(沉没成本),你现在和未来会损失更多;

有时候,放弃比坚持更可贵,不要被沉没成本逼着在错误的事情越投越多。

2、要制造“不愿放弃”

都知道会员卡制度这个东西,在很多公司,会员卡是免费办理的。

但有的公司偏偏不。

什么叫沉没成本(沉没成本的意思)

它可能要求顾客花几十元上百元才能好获得会员卡或会员资格,一些会所甚至要求几千甚至上万一年的“会员年费”。

这些公司是傻吗?不,恰恰相反,他们对“沉没成本”理解地很透彻。

他们让顾客花了这些会员费作为沉没成本,然后才让顾客享受自己的优惠或者折扣。

顾客就会想,我已经投入了这么多才获得了这个资格,那么我就要充分把它的“投入”用回来,不然我就亏了呀!所以就买买买,这个时候,商家就赚钱了,而且获得了一批忠实顾客,因为这帮顾客为了自己会员费那个“沉没成本”,会大概率选择一直在这家商家里消费。

所以,给顾客制造“沉没成本”,设置会员费、二次消费折扣、抵用券等等,就是利用了这点经济学知识,让他们“不愿放弃”,欲罢不能地继续消费。

同时,也可以在一些事情上增加“沉没成本”从而让自己“不愿放弃”,逼着自己继续为一些好的事情投入。

例如,笔者曾经在考研时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最开始我就锁定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个目标,为它把几乎所有可以买到的书本都买齐了、所有的资料都收集阅读完了,才开始准备考研。

每当我学习太累或者更感觉知识点无法突破时,想放弃或者选择容易点的学校,我就告诉自己:哎呀,书都花了这么多钱买了、信息也花了这么多时间收集了,我关注的都是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信息,联系的也都是那边的学长学姐,现在放弃太划不来了,我又不是笨,不能放弃。于是,继续加油复习,最终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这就是沉没成本的应用,敢于及时放弃、制造不能放弃,从而让自己能够实现目标或者创造更大的价值,这就是经济学的魅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汇达财经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daty.cn/caijing/1838.html

(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