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份以来全国各地开始普遍发布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北京市的社会平均工资达到了8467元。很多人发现自己又被社会平均工资落下了,或者又被平均了。

社会平均工资究竟是怎么计算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
首先,各地公布的社会平均工资多数是城镇非私营单位的社会平均工资。
社会平均工资主要涉及到内容有两项,一是统计局按季、年统计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二是从业人数。
计算方法是这样的,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工资总额/平均人数。
目前我们公布的社会平均工资多数是指城镇非私营单位在社会平均工资,包含了国有、集体、股份、有限公司、外资等一系列非私营单位,而且也不包括个体。
社会平均工资统计里边还有一些大家容易忽视的事项。
第一,这里面包含了加班费、年终奖等一系列工资总额。
第二,所统计的工资是应发工资,包含了我们社保交费承担的个人养老8%,医疗2%,失业0.5%。还有住房公积金5%到12%,还有一部分职工是要扣除企业或者职业年金,另外还有个人工资所得税。
所以说,我们工资低30%左右是比较正常的。
而且广大私营、个体从业者的平均工资水平更低,而私营个体人员占了劳动者的大多数。所以大家普遍感觉工资比社会平均工资低。
一些地方也在搞创新,比如天津市在公布非私营单位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社保缴费基数的基础上另外公布全体职工平均工资。2017年天津的社保缴费基数是7073元,而全体职工平均工资仅仅5607元,这仍然是应发工资,没有扣除所得税等费用。

所以说关于社会平均工资,我们心态应该放平和。而且社会平均工资越高,我们老年时退休的待遇计算公式使用的社会平均工资就会越高,算出来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也越高,对于老年人的生活是一种保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汇达财经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daty.cn/caijing/1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