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随子女到外地带孩子发生疾病,也有很多病人需要到外省医疗水平更高的医院就诊,如果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就可以报销更多的医疗费用。现在一台手机就可以解决,不仅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家人办理跨省异地就医备案。
因为各地区的医疗保险政策存在差异,所以不同地区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和范围存在一定差异。异地医疗的规定是,对于已办理相关备案手续的被保险人,报销范围以就医所在地医疗保险目录为准,报销比例以参保地报销比例为准。如果未进行异地就医备案登记,自行在异地医保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结算前未完成备案手续的,回原参保地报销医疗费用时,住院“门槛费”会有所上浮,报销比例有所下浮,具体幅度各地不一样,需咨询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
所以跨省异地就医一定要记得备案。
参保人员如何办理跨省异地就医?
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应“先备案、查定点、持卡就医”。
第一步“先备案”:要求参保人员跨省就医之前需要在参保地的经办机构进行备案,经办机构采集必要的信息,并上传到国家的结算系统,这样医疗机构就可获取备案信息。
第二步“查定点”:参保人员可选择已实现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地区,查定点医疗机构是否可办理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第三步“持卡就医”:参保人员要持社会保障卡办理入院登记和出院结算。社会保障卡是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唯一凭证。
参保人员如何去申请异地就医备案?
申请异地就医备案的方式:
(一)线下窗口办理: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城乡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规定的异地安置、单位长期派驻外地工作、异地长期居住人员通过单位到所属辖区各级医保经办机构服务窗口办理备案。
(二)线上自助办理:“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湘医保”、“粤医保”等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进入异地就医备案申请,按照提示操作完成;
正常情况下,经办机构会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审核通过后,参保人员即完成异地就医备案。
需要说明下:因为还有部分地区还未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开通此项服务,首先先推荐到本省的医保服务平台办理,比如说湖南省的“湘医保”、广东省的“粤医保”微信公众号办理,如果不清楚本地的医保服务平台,可以先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选择“异地备案”——“异地就医备案申请”进行操作,如果参保地没有开通“国家医保服务平台”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服务,页面会有提示,并可以查看到线上备案服务渠道。




参保人员如何在“湘医保”上自主申请异地就医备案?
参保人员可按照以下步骤用手机在“湘医保”上备案:
第一步:在手机上关注“湘医保”微信公众号;
第二步:打开“湘医保”微信公众号,点击右下角的“服务平台”;
第三步:点击“异地就医”;
第四步:点击“快速备案”;
第五步:注册用户,登陆;
第六步:点击“异地就医”;
第七步:完善资料,点击“提交资料”即可。
注意:备案开始日期不能早于申请备案的当天。


参保人员如何核实备案是否成功?
可通过“湘医保”进行查询,进入“异地就医”模块,点击“异地就医备案记录查询”。
备案成功后,发生的住院和门诊医疗费用就可以直接结算、实时报销了吗?
参保人员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前,需预先按照参保地规定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备案信息成功上传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后,在备案的就医地已开通跨省异地住院、门诊直接结算业务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产生的医疗费用可持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因故未能联网结算,全额垫付的医疗费用,可按照参保地规定申请后台零星(手工)报销。
具体各统筹地区开通情况和定点医疗机构住院、门诊业务开通情况可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进行查询。
跨省异地就医费用是怎么结算的?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主要政策概括为“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管理”。
“就医地目录”:参保人员跨省就医时原则上执行就医地的医保支付范围,包括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
“参保地政策”: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原则上执行参保地的支付政策,这些支付政策包括医保基金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等。
“就医地管理”: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时,享受和本地参保人员相同的服务和管理,执行就医地医疗机构就医流程和服务规范。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否意味着医保“全国漫游”呢?
开展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并不意味着医保“全国漫游”,主要是为了解决参保人员合情合理的异地就医时碰到的“跑腿、垫资”的问题。在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过程中,为了引导参保人员有序就医,需要参保人员在参保地经办机构进行必要的备案登记;对于危急症患者或者是疑难杂症患者,需要转外就医的人员,也要按照规定办理转诊备案。这些规定都是为了保证在异地就医结算的过程中促进有序就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汇达财经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daty.cn/shebao/6048.html